宏观动态Dynamic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二)

日期:2018-05-11 可为洞见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求治之道,莫先于正凤。农村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文明乡风的助推、精神文明的涵育。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让文明乡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础,是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水平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实现有效治理,需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中,自治为本、德治为基、法治为要,只有“三治并举”,有机结合,才能让自治运行更加高效、法治建设在村庄落地生根、道德建设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农村才会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的。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生活富裕就是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城乡收入差距总体缩小,但农民增收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民生短板还很突出。当
 
 


 

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虽然我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变小,农民在减少,村庄也在减少。但现实的国情是,农村还有约6亿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 群体的现实没有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变。没有6亿农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补齐农村这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的重要战略举措。其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发将近40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城市改革,城市发展成效显著,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并凸现了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补齐这块短板就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并提出全面系统和根本性解决方案和路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这样一个方案和路径。我们必须懂得现代化是一个全面和整体进程,农业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体现,同时也是全面现代化的薄弱环节和难点。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举措。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好势头;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全方位缩小城乡差距,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更有更多获得感,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一、 怎么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全局意义的发展战略,必须站在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以改革勇气和创新精神,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一要切实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核心是加强政策和制度的顶层设计。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通过改革和创新消除不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保障和制度瓶颈。要深化农村各领域的改革,通过“扩面”、“提速”和“集成”,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各行各业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切实加强产业培养和产业支撑。农村产业融合是产业组织方式和形态的重要突破和创新,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技术市场和要素条件的深刻变化和交互影响,正在集聚和催生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功能,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因势利得,积极营造农村产业融合,加快发展的良好生态。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创设有利于要素跨界配置的制度条件。健全粮食等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培养农村要素市场,引导农村产权有序流转交易。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加快数据整合共享和有序开放,深化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强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等主体带动,构建类型多元、活力迸发的融合主体。建设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创新产业融合服务方式,提升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三要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人民群众对农业的新要求,不仅要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清新美丽的田园风光、洁净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求“三农”多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包括产品质量高、产业素质高、经营效益高、农民收入好,发展方式优、生态环境美。这就要求我们实现工作导向的重大转变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政策措施、资源配置等都要随之进行调整,千方百计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当前要特别强调:坚持质量第一,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坚持效益优先,促进农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增长;坚持绿色导向,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市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此为基础,大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