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动态Dynamic

农产品电商要靠创新赢得竞争(上篇)

日期:2018-02-28 可为洞见


自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农产品网上销售日趋活跃。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农产品电商更是迅猛发展。从零售到批发,农产品电商应用日益拓展;从政策到市场,农村电商环境逐步改善。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已进入成长期,正在转入多元主体联合驱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类市场主体都看好网络销售,组织化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作用凸显,在实体店经营的基础上,引进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结合,网店与实体店比翼齐飞。眼下,农产品网络交易额年增长速度达到50%以上。2015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交易额达到1505亿元。面对如此高速增长的市场,各类电商企业纷纷抢滩农产品电子商务: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型综合电商持续扩大村级服务站的版图;农商1号、爱种网等农资电商让农民足不出户买农资;顺丰优选、优菜网等生鲜电商千方百计为田头与餐桌牵线搭桥;一亩田、云农场等B2B类农业电商则在努力促进农产品的产销对接……“互联网+农业”的各大“风口”发展都很迅猛。






 
市场十分火爆,但并非皆大欢喜。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跃跃欲试的同时,平台商却烦恼不已。到目前为止,平台型农产品电商盈利的寥寥无几。据《经济日报》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3000家平台型农产品电商,实现盈利的仅1%,其余,7%巨额亏损,88%略有亏损,4%持平。2015年倒闭的农产品电商绝非个案,比较知名的有水果营行、特土网、采购兄弟、后厨网、菜管家等。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平台商方面讲:一是起步期缺乏经验,未能采用差异性竞争策略,往往套用实体店早期的简单的价格竞争办法,从而造成千网一面,缺乏自身特色;二是配送体系不完善,平台商自营物流与外包物流衔接不融洽,覆盖不到位,从而推高了配送成本;三是信息不对称,诚信体系不完善,使得采购商不敢放心采购,消费者不敢放心消费;四是监管滞后,农产品电商的交易规则、安全追溯、纠纷调解和索赔机制都没有建立或完备,影响了业界的健康发展。

从生产商方面讲:一是标准化严重不足妨碍网上购销。迄今我国多数地方的农产品,其生产、包装、配送、产品质量等,都缺乏可量度、可监测的统一标准,这使得农产品购销的网络下单、物流配送、相关监管都很不方便,出现了矛盾纠纷更不好处理;二是生产规模太小,单个生产基地产品在网上单价不高,使得采购、存储、物流配送极不合算;三是农产品种养既受自然因素制约、又受生产者情绪影响,因此产品的数量、质量都容易波动,平台商难以掌控驾驭,更难以打造自己稳定的品牌。